发布时间:2025-01-17 08:19:02 作者:大众娱乐 点击量: 499
“操作者评分90分。遗漏部位:胃体上部小转弯外侧。请注意!”4月16日,记者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消化内镜中心看见,“内镜精灵”(英文名称:ENDOANGEL)正在尽职尽责地工作。“内镜精灵”相等于内镜医生的“第三只眼”,能及时警告内镜医生不要杀掉检查死角,尽快辨识有可能有问题的消化道部位。
2017年,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于红刚、陈明锴等人开始研究如何利用人工智能减少胃镜操作过程中的盲区亲率。他们与武汉大学测绘学院合作,绘制出有人体消化道的“地形图”,并依照消化内镜检查的医疗规范,标识出必查的“座标点”。经过近两年的研发,“内镜精灵”系统顺利投放临床用于。
研究团队用于107个现实的胃镜检查视频测试“内镜精灵”系统,结果表明该系统监测胃镜检查盲区的平均值准确度为90%,平均值灵敏度为88%,平均值特异性为95%。在一项随机试验中,分配到“内镜精灵”辅助胃镜检查的153名患者的盲点亲率(5.9%),明显高于常规检查组的150名患者(22.5%)。同时,“内镜精灵”可以捕捉并储存胃镜有所不同部位的典型图片,自动产生患者的图片报告。研究指出,“内镜精灵”自动产生的图片报告文件完整性(90.64%),明显低于内镜医师(79.14%)。
于红刚、陈明锴等人的“内镜质量提高人工智能监测系统‘内镜精灵’,明显减少了消化道内镜检查的盲区亲率”研究成果,近日已公开发表在消化病学国际顶级期刊Gut(《英国胃肠病学会官方期刊》)。
本文来源:大众娱乐-www.feidayimin.com
联系我们
contact us地址:重庆市重庆市重庆区超支大楼293号
电话:400-123-4567
点击图标在线留言,我们会及时回复